15小时手术成功拆除“非定时炸弹”
2024-03-18 16:28:19 来源: 评论:0 点击:
15小时手术成功拆除“非定时炸弹”
日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历经15小时手术,为一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成功拆除了患者体内“非定时炸弹”,挽救了患者生命。据介绍,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目前是主动脉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极高,该类手术的成功实施,能充分体现医院心血管外科在大血管手术以及对疑难重症病人的救治水平。
39岁的金先生患高血压病史多年,8年前在北京301医院及北京安贞医院先后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实施“Bentall手术”及“孙氏手术”等心血管外科治疗。此次入院前,金先生突然出现腰腹部疼痛,家属立即将其送往医大二院治疗。诊疗团队接诊后,为金先生做了胸腹主动脉CTA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金先生患有严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累及降主动脉全程。接受控制血压治疗后,他仍感到腰腹部疼痛,每日服用药物止痛仍效果不佳。
据该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陈铁男介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非真正的肿瘤,只是向外突出像瘤子。它是主动脉壁内膜破裂,导致肌肉层和动脉内壁分离,血液进入间隙后,局部血管向外膨胀,看上去像个瘤。膨胀的动脉犹如一个“非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完全破裂,导致体腔内无法控制的大出血危及生命。统计显示,发生破裂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如未及时接受治疗,将有36%至72%死于发病后48小时,62%至91%死于发病后1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生多与患者高血压控制不佳有很大关系。陈铁男提醒市民,日常生活中如果有剧烈的胸痛、腹痛,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做全面检查,以排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考虑到患者病情复杂,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效果差且死亡率高,经过综合利弊后,陈铁男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胸腹主动脉置换术。要完成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有超人的毅力、耐力和多学科协作能力。疫情防控期间,临床用血紧张,为保证患者用血需求,医院输血科大力协助,做好术前备血,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保障。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步骤繁琐,需要胸腹联合切口,全程游离、置换降主动脉,并吻合降主动脉各主要分支,包括肋间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双侧肾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手术操作要求十分精细,需要吻合血管较多,术后凝血功能极差,出血及渗血严重,需要长时间反复止血,因此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常规手术。经过15个小时奋战,在麻醉科卢悦淳主任的帮助下,在手术室及诊疗团队的通力协作下,金先生的手术于次日凌晨顺利完成。术中精细的操作,换来病人术后病情的平稳及快速康复。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4天治愈出院。
特别声明: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留言进行删除;